深圳学位建设大提速 到2025年新建近百万座学位做强基础教育

szppw4年前 (2020-12-07)教育347

日前,深圳市委市政府印发《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位建设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12月3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深圳发布举行新闻发布会,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聂新平介绍《实施意见》有关情况,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陈秋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丁强、宝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蔡英权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王楚宏主持发布会。

新建学位近百万个 深圳公办义务教育总规模将翻番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聂新平在会上表示,深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推动基础教育与城市共同发展。十八大以来,深圳全市基础教育累计新增公办学位64.1万个,新增学位数居全国首位。

为切实保障基础教育优先发展,持续强力推进学位建设,深圳市委市政府于近日出台《实施意见》。记者从会上获悉,综合未来人口增速、班额标准、教育先行示范等方面因素,经深入调研和测算,《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深圳全市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74万个,新增幼儿园学位14.5万个,加上此前规划新建公办高中阶段学位9.7万个,到2025年,深圳共将新建基础教育学位近百万个。

据悉,该目标将分为2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20至2022年)全市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29万个、幼儿园学位6万个;第二阶段(2023至2025年)全市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45万个、幼儿园学位8.5万个。建成后,全市公办义务教育总规模将接近翻一番,预期能有效缓解学位供需矛盾。

作为深圳人口大区、教育大区,宝安区拥有在校学生50.6万,约占全市总量近四分之一。宝安教育面临承载流入人口和职居分离人口的双重压力,人民群众对优质学位的需求持续增加。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2020至2025年,宝安区要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20.75万。对此,宝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蔡英权表示,宝安区将把任务分解到2020至2022年、2023至2025年两个阶段分步实施。同时,相关部门将建立工作台账,分解工作任务,压实压细学位建设责任。

蔡英权表示,对于学位建设用地,宝安区将优先把国有储备用地、新增用地、盘活存量土地、闲置用地及现状为空地的地块等用于学校规划建设;同时,通过法定图则修编或局部调整、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和土地整备等方式增加基础教育设施用地。对于条件成熟的用地,可优先启动新校建设工程。

此外,宝安区还将优化学校建设审批流程,加快项目前期工作速度,将学校建设作为优先项目,积极探索EPC、代建制等建设方式,加快学校建设进度。

多部门协同 用机制为学位建设上史上最强“保险”

聂新平在会上强调,学位建设涉及市、区两级政府和多个职能部门职责,须举全市之力协同推进。

为保障学位建设顺利推进,《实施意见》强调,要优化教育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研究提升学位配置标准。在健全居住区配套学位建设保障机制的同时,建立健全学位建设联合审查制度,并配套教育设施需与居住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独立竣工验收、无偿移交政府。对于不能单独配套教育设施的居住项目,项目所在区应明确片区学位统筹配建措施。对于片区原配套学校学位不足的老旧小区和城中村片区,所在区政府应通过统筹新改扩建学校,满足就近入学需求。

《实施意见》提出“三个不予”:对不能满足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教育设施布局要求的居住项目,不予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对规划教育设施用地没有达到建设条件的居住区,不予供给居住项目建设用地;对片区内规划教育设施未建成并交付使用的居住区,片区内居住项目不予通过联合验收。

此外,《实施意见》明确,各区需根据市政府下达的任务,制定本区学位建设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确保按期落实。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市级和跨区公共住房学位建设职责。

推动359块教育用地尽快建入使用 提高小学和初中学位配置标准

打赢学位建设攻坚战,教育用地规划是关键中的关键。为此,《实施意见》明确,深圳将对已规划未建成的教育用地进行全面梳理核查,提出实施意见,特别是对于规划实施性差、土地整备难度大,2年内无法启动建设的教育用地将就近置换调整规划,确保规划用地及时建成学校。

同时,深圳还将规划新增100公顷教育用地。国有储备用地、新增用地、盘活存量土地、闲置用地及现状为空地的地块等优先用于学校规划建设,通过法定图则修编或局部调整、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和土地整备等方式增加基础教育设施用地。此外,各区需对具备条件的现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将进行改扩建。优化学校设计建设标准,提升学校空间综合使用效能。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丁强表示,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与各区各部门一道攻坚克难,为基础教育提供充足的空间保障。

首先,深圳将大幅提高小学和初中学位配置标准,小学千人指标由58座/千人提高至80座/千人,初中由23座/千人提高至40座/千人。同时,空间资源配置将向教育设施倾斜,新增用地和存量土地优先落实学校等公共设施,并采取新建、改扩建和现有校舍挖潜扩班等举措,最大限度增加学位供给。

丁强表示,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在科学研判人口规模和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针对公共服务设施缺口较大问题,在规划中大幅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例,重点补足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短板,从源头上保障教育用地供应。

据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目前正会同市教育局组织编制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将更加精准的布局各项教育设施,推动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

此外,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继续加大教育设施规划实施力度,与各区一起集中力量推动规划未建成的359块义务教育用地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同时,复制推广福田区新校园行动计划经验,适当提高义务教育用地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提升学校建筑设计水平,建设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及场地自然人文精神的新型校园,为老师和孩子们营造高品质的校园空间。

“质”“量”并行 坚持学校“办一所、优一所”

未来五年,深圳基础教育如何在大扩规模的同时,实现优质发展,是市民们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此,《实施意见》强调,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并推动民办中小学优质特色发展。

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陈秋明在会上表示,深圳将努力推动基础教育整体规模提升一个新量级、整体质量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办好市民家门口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满足家长和学生对美好教育的期盼。

在资源配置方面,深圳市教育部门将坚持教师是教育第一资源,优化基础教育各类学校设计和建设标准,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做到“办一所、优一所”,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百年老校世纪精品”。同时,优化实施《深圳市义务教育学校设备设施配备标准指引(2020年版)》,进一步促进学校硬件条件优质均衡,发挥智慧城市智慧教育优势,实施智慧校园建设达标工程,实现智慧教育和智慧管理,打造有“大脑”的学校。

在教育优质均衡方面,深圳市教育局将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实施名校+弱校、名校+新校工程,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陈秋明表示,到2025年,纳入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的学校占比要达到50%。同时,深圳市教育部门将对民办学校实施分类管理及差异化扶持政策,规范民办学校办学,全面提升民办学校办学质量。此外,深圳还将建云端学校,通过智能化手段,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并大力引进国内外名校来深办学。

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深圳要实施《深圳市基础教育先行示范行动方案(2020-2025年)》,推进“五个一百”工程,即建设100所“创新教育标杆学校”、打造100所“智慧教育样板学校”、建设100所“教学改革先锋学校”、发展100所“国际教育示范学校(幼儿园)”、培育100个科学保教示范项目。此外,深圳市教育部门还将健全完善教育考试、评价与督导机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管理体系,深入探索能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教育形态和教育方式,促进教与学的方式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变,推进人才培养由技能型向创新型转变、由知识型向智慧型转变。

预计新增教师5万余名 以最优师资保障更优教育

为保障新建学位师资配备,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陈秋明会上向各方英才发出邀请:“深圳热诚欢迎各方英才加盟深圳教育,以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陈秋明表示,未来五年是学校建设的高峰期,预计要新增教师5至6万名,深圳市教育局将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优质师资。

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深圳市教育局将加强正面激励和引导,让广大教师自觉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同时,市教育部门制定了“深圳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共36条,及时发现和解决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教师引进和人才培养方面,深圳市教育局在制订基础教育高精尖缺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大力引进优秀毕业生和骨干教师的同时,将积极筹建深圳师范大学,增强自身培养能力,并与知名高校合作,联合为深圳量身定制培养教师。

在教师培训方面,市教育局将继续大力实施“校长能力提升工程”“名师工程”,强化领军人才培养培训。同时,完善教师分层分级分类的梯队培养培训体系,并以新入职教师培养为重点,加强教学实践指导和适岗考察,帮助和支持新教师快速成长。

此外,深圳还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制定教师优待政策、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良好氛围,深化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教师职称制度等方面改革,为校长教师成长搭建更好平台。同时,推进“区管校聘”“跨校评聘”等改革,加大区域统筹力度,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向新建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流动,促进师资均衡配置,并结合集团化办学、教育信息化等机制创新,促进优质师资校际共享。

内容来源:深圳发布、深圳新闻网